Thursday, March 31, 2022

睡眠有助減輕體重嗎?

 「科學印證有效的懶人減重方法-睡飽覺」,相信當這樣的標題引起你的注目時,你免不了想哪有這種事?是在胡謅些什麼呢!


睡眠研究權威專家馬修沃克(Matthew Walker),他除了出書外( Why we sleep? ),也可以在TED ( Sleeping is your super power) 或其它社交媒體找到他有關睡眠研究的分享,我也是他的忠實粉絲之一,在他最近的podcast 解釋睡眠跟體重增加關係。


他首先介紹兩種與食慾有關的荷爾蒙leptin(瘦素、瘦蛋白、瘦體素) and ghrelin(飢餓素)。


leptin傳遞飽足感的訊息到大腦,leptin含量越高,食慾就越低,對自己所吃的食物感到滿足感。Ghrelin 恰好相反,它啟動你的飢餓感,每當ghrelin含量高時,我們並不會滿足你我們所吃的食物,因而我們想要多吃。


根據Matt Walker,當我們睡眠不足時,很不幸地會影響到這兩個荷爾蒙的分泌,導致滿足感減少,飢餓感增多。具體來說失眠會減少leptin百分之十八的分泌,然而增加了百分之二十八ghrelin的分泌。


所以當我們睡眠不足時,身體飽足感的訊息失去,且增加飢餓程度,是以我們的食慾大增。 再者睡眠不夠時體內的gendocannabinoids(內源性大麻素,不要懷疑就是大麻素,不過是我們的身體內自然產生的)會飆高,因而我們的飢餓感更劇烈。


綜合上述這些影響,Matt 說缺乏睡眠的人常常會吃太多,每天多攝取了250-400的額外熱量。他還舉例在一個實驗中,除了提供受試者超過1000卡的大餐外,還讓他們選擇是否繼續吃零食。結果發現睡眠不夠的受試者比那些有完整八小時睡眠的受試者,多吃了200-300熱量的零食!


當然我們會疑惑當我們睡眠不足時為什麼飢餓感會失控呢?Matt 從人演化的觀點,提出一個合理的假設,他解釋囿於以下的事實:當動物處於飢餓狀態時,為了要繼續獵食,大腦使得動物保持清醒更久。因此若沒有足夠的睡眠,大腦或許以為我們仍處於飢餓的狀態,因而增強我們對食物的慾望。


「科學印證有效的懶人減重方法-睡飽覺」,光是睡覺就會讓我們輕一點嗎?讀到這裡我們了解到不是睡好覺會讓我們減重,而是良好足夠的睡眠讓我們的飢餓感減少,因而少吃,體重自然不會繼續攀升!


喝酒幫助睡眠嗎?

喝酒助眠嗎?請看睡眠專家馬修沃克的說法:

以下內容來Matthew Walker (馬修沃克) Podcast


酒精對睡眠有如下負面的影響:


第一,酒精是鎮靜的化學物品,對大腦具有麻醉的效果,但麻醉並不是自然的睡眠,健康的睡眠應該是腦內高度活躍協同的活動,因而從這種非正常的睡眠醒來並不會覺得修復與煥然一新。


第二,酒精使得睡眠支離破碎,因而身體無法充分地修補回復。為了一夜好眠,大腦必須關閉神經系統的「戰鬥或逃跑」的警覺狀態,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交感神經,轉換到由副交感神經主控的平靜放鬆狀態。然而酒精重新進入腦內「戰鬥或逃跑」的交感神經系統,強迫大腦跟身體進入高警覺的狀態,因而增加半夜醒來或無法入睡的機會,導致整晚的睡眠斷斷續續的。況且酒精還會刺激數種與壓力有關的荷爾蒙的分泌,像腎上腺皮質素,進而刺激「戰鬥或逃跑」的交感神經系統與大腦內的情緒中心,讓我們甦醒無法再入睡。


第三,酒精會大幅減少縮短REM睡眠(快速眼動期睡眠),特別是酒精溶解在身體內所引起新陳代謝的副作用,干擾縮短REM睡眠的產生。這階段的睡眠對我們的健康有非常關鍵的影響,從記憶、創造力、重新平衡心情和情緒、荷爾蒙系統重新調整、甚至是壽命等方面。若缺乏REM睡眠,從腦部的認知功能到情感的穩定度都會受到損害,尤其是負面的情緒增加,像焦慮。又REM睡眠期間正是一些重要荷爾蒙釋放的高峰,像對男女性都非常重要的睪丸素(睪酮)。


酒精所帶來鎮靜麻醉效果,讓我們誤以為那是睡眠,擾亂干擾我們的生理機制,當然能不碰最好。但Matt 一再強調他不想破壞我們生活的樂趣,但他有責任就目前科學研究的結果,告知酒精對人體所造成的傷害,要不要喝?或喝多喝少?就自我斟酌了!

Wednesday, March 30, 2022

傾聽的重要性

 一聽各表!!

聽了聲音專家Julian Treasure線上課程,有一個觀點覺得很有意思。


他把傾聽定義為:由聲音產生其意義。我們透過選擇及詮釋我們聽到的聲音,而產生不同的意思,因而聽到的訊息是非常具有個人的獨特性,尤其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濾鏡篩選聲音,像文化、語言、價值觀、態度、信仰、注意力、期待、假設、意圖情感等等...


當然他也提到了請聽的重要性:傾聽有助於學習、有助於領導能力、比較具有說服力、有助於人際關係或情感關係、有助於相互之間的了解。


他更強調傾聽對企業營運的影響,他提到一個調查報告指出,大部分的公司行號,花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在說,只有百分之二十是傾聽。而一間有傾聽的文化的企業,員工會比較有道德心、向心力、生產力榮譽感;至於缺乏傾聽的單位,則常陷於批評、指責與危機當中。


記得許多年前有機會聽到天線寶寶製作人安的一場私人演講,她提到她為什麼製作天線寶寶節目的最大原因,她想教育訓練是新世代的傾聽能力,她覺得當今社會的問題,是因為與人之間缺乏傾聽的能力。


tJulian認為我們應該培養傾聽的能力,全神貫注傾聽他人說話,尤其是我們周遭的人。他建議這樣說:這是我聽到.....,不知道對不對。


如果我們能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傾聽,將會減少許多的衝突紛爭與不快。

如何提升閱讀速率


最近在閱讀Limitless一書,中文翻譯為「腦力全開」,該文作者非常鼓勵人多閱讀書籍,他認為透過一本書,,我們就可以有機會去了解、探索、學習作者數十年的的經驗、精髓與智慧,提升進化自己。


在書中他提出一個非常簡單有效助於提升閱讀速度的小技巧,宣稱可提高百分之二十五至五十的閱讀速度,聽起來很神奇吧!要不要來試一下呢?


就是指讀,閱讀時,邊移動手指邊閱讀。


你在說笑吧!那是小孩子開始學習閱讀時才會做的動作,我已經長大,才不想那麼幼稚。


為什麼指讀有助於閱讀速度的提升呢?作者表示:因為視覺神經與觸覺和運動神經的連結非常緊密,再者生理的機能所致,大腦神經對移動的目標警覺性會提高,因為在人類演化的過程中,若對移動的物體警覺性不夠,要嘛捕捉不到獵物餓死,或讓自己變成其它動物的獵物。


除此之外,是因為在我們閱讀時會慣性地邊讀邊在腦中默念,念的速度沒有看的快,所以要「看」書,不要「念」書。


生物活性物質

美國的李威廉醫師畢業於哈佛醫學院,不僅是名醫生,也是一名癌症研究專家,且是紐約時報暢銷作家,更是美國血管新生基金會共同創始人。李醫師在TED的演講中說:「我們能藉由吃來餓死癌症嗎」,若沒有血液供給,原初的腫瘤很難成長。因而治療癌症除了用各種抗血管新生的標靶藥物之外,若在飲食中加入能抗血管新生的食物,進而刺激身體的防禦機制來反擊壓制餵養癌細胞的血管。他覺得保持身體健康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飲食,以下是他最近在社交媒體分享有關 bioactive生物活性物質的資訊。


什麼是生物活性物質呢?生物活性物質是化學合成物,可在食物中發現,對人體的防禦系統有很大的的幫助,這些化學分子就是藉由吃來戰勝疾病背後的科學核心基礎。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生物活性物質,可以透過日常的飲食來攝取呢?


白藜蘆醇:啟動幹細胞。可從開心果、花生、藍莓、葡萄及小紅莓攝取。


花色素苷:抗氧化及發炎。櫻桃、覆盆子、黑豆與紅色包心菜均有。


玉米黃素:啟動幹細胞。在枸杞、玉米、菠菜、羽葉甘藍和蕨菜都有。


鞣花酸:抗血管新生,增強免疫力。可從草莓、石榴、腰果及核桃中獲取。


10種控制葡萄糖而改變生活的妙方

  如何避免飲食後葡萄糖飆升(血糖尖峰值)的現象呢? 以下的妙方是由紐約時報暢銷書“ The Glucose Goddness Method and Glucose Revolution” 作者 Jessie Inchauspe 在她閱讀數以百份有關葡萄糖指數的科學研究文獻,...